Just Be Unreserved!

学无止境。


  • 首页

  • 分类

  • 归档

  • 标签

  • 关于

完美的落幕

发表于 Mar 21 2010   |   分类于 其他   |  

《奥林匹亚》只是传奇的开始,《图兰朵》展现的是无尽的柔情,《宋家王朝》的壮阔哀婉也让我喜欢上了喜多郎,《蝴蝶夫人》的感伤凄美动人心魄,《沉思》的缠绵悱恻只是一次暂别,它预示着《Adagio》的完美落幕。

1998年的长野冬奥会开启了申雪、赵宏博传奇的冰上之旅,正值青葱年华的青年们活力十足,在冰上风驰电掣。在他们脸上看不到压力,也就像他们所选的乐曲《奥林匹亚》一样,气势宏大的旋律彰显的只是青春张扬的个性,因此即使初出茅庐的两人在艺术表现力上尚显欠缺,他们依然获得了评委的青睐,得到了第五名的好成绩。

接着便是2002年深深震撼了我的《图兰朵》,同样,对于申赵和整个中国花样滑冰,《图兰朵》也代表了一次质的飞跃。在盐湖城,《图兰朵》将他们的表演推上了高峰,可因为“抛四周”的失误,他们与奥运金牌擦肩而过。此后,在日本长野的世锦赛上,还是《图兰朵》成就了申雪和赵宏博的金牌梦。陈维亚,这位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副总导演,正是他帮张艺谋编排了《图兰朵》,也就是他点化了一直找不到感觉的申雪。陈维亚看着她的眼睛说:“你今天就是故事里的公主。”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说中国人搞花样滑冰缺乏艺术表现力了。

若是没有在中国站决赛里的《宋家王朝》,恐怕一直到现在,我还不知道喜多郎是这么伟大的一位作曲家。伴随着《宋家王朝》的旋律戛然而止,在首都体育馆,世界花样滑冰史上最完美的演出之一落幕了,全场观众起立欢呼。用“横空出世”形容《宋家王朝》丝毫不为过。

在去都灵的七个月前,申雪、赵宏博和姚滨师徒三人花了两周时间从一千多首曲子里选定了《蝴蝶夫人》。可是命运好像在给他们开玩笑,在冬奥会之前,他们只滑了一次,赵宏博就伤了,直到比赛前几天,他们才完成了整套动作。比赛时间是06年情人节的前夜,俊朗帅气的赵宏博一身黑色装束,一身白衣的申雪把女主人公盼望情人归来的那种望穿秋水和情意绵绵表现得淋漓尽致,彼时之情境,再联想起赵宏博之前的伤病,着实令人心酸。最终,依然是冬奥会铜牌,仍然有遗憾,就像《蝴蝶夫人》流露出的淡淡忧伤……

当听到马斯耐的《沉思》时,申雪和赵宏博被震撼了。东京世锦赛上,他们完美演绎了《沉思》。比赛结束前那一刻,赵宏博那出人意料,同时也感动全世界的一跪,和申雪因为不明就理而产生的小失误(看了有他们参加的一期《天天向上》才知道的),结束了两人十多年的爱情长跑。申雪说:“很多回忆的影片会用到《沉思》的旋律,在就要告别一段生活的时候,你会感觉没有什么比《沉思》更适合你的心情。东京世锦赛至少是一次暂别,我们将在《沉思》中滑我们的一段人生。”

暂别之后,2010年2月16日,圆梦的日子,他们选择了《Adagio》,两人以无丝毫瑕疵的表演征服了所有人,这不带“唯一”的世界花样滑冰史上最完美的演出刷新了国际滑联的最高得分记录,为两人的职业生涯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追梦的日子很辛苦,圆梦的日子很幸福。祝福他们!

记一次英语考试

发表于 Jan 23 2010   |   分类于 随笔   |  

在一股莫以名状的感觉中,我们的英语考试悄然走来了。说是“莫以名状”,因为这情感挺复杂的,既有对即将来临的假期的无限期盼,又有对这依然到来的考试的诸多不情愿;也可以说是“两味杂陈”吧。

英语考试一开始是写作文。用了一年的时间,终于习惯了这相对于高中时候有点另类的考试步骤。考卷发下来,我一看主题:对假期制度改变的认识。哎呀,我脑子一个激灵,文思泉涌啊,心里那个兴奋啊,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话真不错。可是此时正兴奋的我竟然忘了自己一贯的风格: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等到我回过神来准备下笔时,竟然发现一连串的单词都不会写,杯具啊!算了,还是朴实点吧。在一阵阵的惋惜中,我完成了作文。

阅读全文 »

男儿当自强

发表于 Jan 23 2010   |   分类于 随笔   |  

《黄飞鸿二之男儿当自强》的主题应该是救国救民,片名“男儿当自强”确恰到好处。

全片主要分为四个阶层,第一种是以黄飞鸿为代表的正在逐渐接受新思想的旧国民;第二种是以孙中山和陆皓东为代表的,因为深受西方思想影响而先知先觉的资产阶级;第三种就是以纳兰提督为代表的清朝官府;第四种是以白莲教为代表的愚昧无知的最广大民众。

四个不同阶层的代表,他们代表的利益不同,所接受的教育更是千差万别,但是他们面对国家危难,不约而同都没有选择坐以待毙,而是用他们自认为正确的方式来改善国运。可也正是因为前面那些不同,让他们看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了明显的优劣之分。

黄飞鸿面对新事物的态度受十三姨的影响,但让他在大是大非前做出正确选择的则是他悲天悯人的情怀,他受人尊敬并不是因为他功夫好,而是他自身的人格魅力。

孙中山和陆皓东等一大批革命志士受教育程度更高,面对满目疮痍的国家,甘愿放弃优越的生活,致力于救国救民,为了国家民族的独立,甘愿放弃自己的生命,也正是这种视死如归的气势深深地感染了黄飞鸿,黄飞鸿才更加认识到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肩上的责任。他们的精神万古流芳。

面对破败的山河,提督大人那貌似坚定的眼神里,其实更多地是无奈:保护洋人是无奈,镇压白莲教是无奈,追查搜捕孙陆是无奈,烧砸英国大使馆也是无奈,最终与黄飞鸿兵戎相见更是无奈啊。作为一个帝国的官员,他只是一个工具。而作为受过封建正统教育的他,思想已被禁锢,因此也并没有摆脱作为工具的意识。他也是国家衰败的牺牲品,他也是个可怜人儿啊。

而白莲教信徒给我的感觉则是可悲。有多少人至死都仍然将一尊泥像作为自己唯一的信仰,最后又有多少人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信仰轰然坍塌而悲痛欲绝,而那只不过是一尊没有任何意识的泥像。他们错就错在把救国的希望全都放在了一尊泥像上。

不管怎样,他们的初衷都是好的。他们都在为国家的未来而操劳奔波,“好男儿当马革裹尸还”;他们也都有自己的理想,也都愿意为理想而献身。所有的人都应该被尊重。

所谓"睹物思人"

发表于 Dec 20 2009   |   分类于 感悟   |  

所谓“睹物思人”,人是很容易受周围事物影响的。

比如说,此时此刻,我面前的这瓶“百事可乐”,看到它,我就想起了我上高一的那段岁月,过了这么多年,它的味道依然是那么的沁人;而这“蒙牛”纯牛奶,则伴随我走过了高二和高三的风风雨雨,登封的烧饼,和它真是绝配,入口后牛奶的丝丝香浓让烧饼的醇香释放的是淋漓尽致;还有这“小浣熊”干脆面,面的酥脆和“隋唐”英雄卡的组合又是一对黄金搭档,让人仿佛看到了“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处烟尘”那风云激荡的年代······可是这一块儿喝饮料、喝牛奶,吃烧饼、吃面的人再也没有了。所谓“睹物思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亦不过如此吧。

阅读全文 »

远离便秘,告别惨淡的人生,明天会更好

发表于 Nov 16 2009   |   分类于 随笔   |  

一直以来都懒得很,总是想到很多事,又总是做不到很多事。记得《士兵突击》里有句台词:“想要”和“得到”之间还有“做到”。说的真是不错。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会经常地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那也是我现在也引以为豪的一段时间,内容也涉及好多好多方面,说实话,也确实对得起自己读的那么多书了。这样也能够促使自己多多思量,及时提醒自己不对的事少做或者别做,多做正确地事。古人说:吾日三省吾身。曾经我很满意自己。

阅读全文 »
1…1415
Ailurus

Ailurus

Android Developer

145 日志
13 分类
215 标签
RSS
Github Twitter Facebook Weibo
Links
  • 明哥
  • veaer
  • 程序亦非猿
  • 阿布
  • 区长
  • 卡老师
© 2020 Ailurus
由 Hexo 强力驱动
主题 - NexT.Pis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