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看了电影『驴得水』,朋友跟我讲,很心疼张一曼,我也回了个『嗯,心疼』,然后又接了句『也心疼周铁男』。在听到枪响之前,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年轻、莽撞、单纯,枪响之后,这个人立马变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最近一直在问自己:忙忙碌碌一整年,如今的自己是个什么样子?
去年年底,确定了加入口袋,然后休息了一段时间,今年过完春节就直接过来了。如今再审视当初的决定,我很庆幸。一整年的时间里,懈怠过多少次,就被鼓励过多少次,也就成长了多少次。假如是放在一年前,我可能会觉着自己做不到现在这样。有时候我会想,假如没有那么多次的懈怠,而是一直奋不顾身的往前冲,是不是结果会更好一点?以我的性格,即便知道结果会更好,恐怕依然会有那么多次的懈怠。这一年的经历,我更加确信这是一个很好的团队,有最好的 HR,有最好的领导,有最好的伙伴。也正是因为这些亦师亦友的同事们,才会允许我有这么多的懈怠。
如果只是看这过去的一年,也许还可以沾沾自喜。
- 到现在,整个项目的平台化改造基本完成,还剩下一些细枝末节的工作,都是一些体力活,以后会慢慢完善。
- 工作之余看了15本书,有传记类、小说类、管理类、心理类…比之以前,通过读书开始更多的思考宏观层面的东西了。
- 举行了婚礼,亲朋好友也终于都放心了。作为一个男人,终于下决心去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那份责任。
- 被折磨了十多年鼻炎,终于下决心去做了手术,虽然没有彻底治愈,不过总算是有效果。
- 看了两场很早之前就想去的奶茶刘若英的演唱会,而且第一场是很有纪念意义的这一年的第一天。
- 认识了喜欢同样类型电影的新朋友,我想这会是一辈子的财富吧。
然而在这一年的最后几天,依然开始莫名其妙地很焦虑,回想一下,多年以前自己的理想,如今越来越看不清楚。事到如今,终究是一事无成,没有长成十五岁的自己讨厌的样子,却也没有成为理想中的大人。在北京这样一个冰冷的城市的冰冷的冬天里,面对这样的自己,难免会让自己这模糊的未来显得更加虚无缥缈。我是一个很传统的人,从小到大,都在极力克制自己,在我所有的已经形成的观念里,努力守规矩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克制会创造幸福。我不喜欢迟到,不喜欢不上进,不喜欢把大量精力都浪费在社交上,不喜欢把太多的时间都浪费在睡觉上,不喜欢桌子上堆好多垃圾…然而即便如此,这么久了,还是一无所成。在中国这样一个如此重视家这个概念的国度里,我这样一个传统观念如此根深蒂固的人,就这样一直在离家几千里之外的地方飘啊飘啊飘啊…儿行千里母担忧啊,在几千里外的家里,越来越苍老的父亲母亲,还要承受为几千里之外的儿子的平安健康提心吊胆。这实在太让人沮丧了。每每念及于此,总会忍不住悲伤起来,有时候会觉着自己是不是一直都是错的…
也许这一生就这样了吧。再往下想,正如即便事先知道面对困难不去懈怠会有更好的结果,我还是会懈怠一样,选择了这样的人生,已然成为了这样的自己,注定要在焦虑和安逸中度过每一个春夏秋冬,也许更应该放宽心,至少让家里的父母对自己放心,让自己不至于在畏首畏尾里蹉跎岁月。『我从来不曾爱过一个人会比海更深,奢求太多也注定无济于事』。经常会劝别人,既来之,则安之,要放宽心,这事没那么严重。这样放之天下皆准的道理,我讲起来最是得心应手。而我这么克制的人,当然也不可能会一直焦虑下去。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理想中的大人。比去年的这个时候,我让家人朋友更放心了,这就是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