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晃悠悠居然又一年了。
回头来看,这一年居然做了这么多事。很多事情越来越看不清楚,越来越感受到生活的无奈和复杂。这一年,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时间就在这得失往复中一点点流逝了。创业这一年,身边的小伙伴聚散合离,旧的项目倒下去,新的项目立起来,看着其他友商完全在重复着一模一样的节奏,心里五味杂陈,尤其是这下半年,形势越来越差,Winter is coming ,仿佛一夜之间,所有人都被北京这个寒冬突然击中。这种事情尤其不能回顾,否则只会让本就已经身心俱疲的创业者更加沮丧。当把个人经历与时代变迁结合起来,往往能让自己对自己的遭遇多一分无比认同的同情。而我只想说两个字:累了。所以我在寻求改变。
相对于传统行业,互联网还是太弱小,太浮躁了,无论是顺风前行还是逆风而上,都太缺乏耐心和踏实。不管是做产品还是做技术,我们都太需要沉下心来,走好每一步了。有些所谓的互联网从业人员,对传统行业的前辈们实在是缺乏尊重,自己尚且只是一小兵蛋子,也只是在自己所在的领域有一点点成绩,就敢肆无忌惮地对比自己绝大多数方面都优秀的前辈们指手画脚,年轻人的意气风发不是这么玩的,做人做事不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即使有了一定成就也只是运气好而已。换个角度讲,尊重都是相互的。传统行业面对互联网从业人员的傲慢与偏见,似乎更加常见,而且体现在各个阶层,甚至是方方面面。他们渴望拥有新兴行业的活力与朝气,又放不下身段去向自认为的晚辈去学习,总是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俨然一傲娇的土包子。我的建议,21世纪的人不要与北京人元谋人有过多的交集。
从个人的职业规划来讲,这一年技术的提升算是唯一值得安慰的事情,然而提升却也很有限。我太清楚自己的缺点了,并不是要给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漏洞找什么理由,然而事实确实如此。由于创业项目的盲目不理性,整个团队的人花了太多的时间去做重复性的事情,而在真正需要提高自己的方面,却因为没有多余的时间去钻研,而在一直原地踏步,甚至一些东西由于长时间没再去了解,几乎已经完全丢弃了。其实说白了,就是自己做什么东西都浮于表面,更深层次的逻辑和原理并不清楚,或者是了解的很少。做学问,做技术最忌讳这种半桶水,然而我却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再加上有时候怎么都甩不掉的惰性和盲目,想想都觉着可怕。希望接下来的日子里,自己能够更加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把自己渴望了解的每一个技术细节都完完全全搞透彻,真正沉下心来,这是一个说易行难的事情,又是每一个有追求,有思想的人必须要具备的素质。
这一年,要感谢的人太多,虽说这一年成长有限,然而总归还是有一些进步的。虽然周围的小伙伴换了一拨又一拨,然而核心团队三人组虽不能生死相依,却也能始终不离不弃,该到了说再见的时候,还是会有些许伤感。社区的小伙伴也实在太给力,这一年认识了很多乐于分享创造,乐于推动 Android 在中国发展的利己又利人的小伙伴,没有他们的帮助和支持,自己面对前进道路上数不清的荆棘和雾霾,可能早已选择放弃。每一位乐于分享的朋友,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在接受着别人的帮助,很开心能有这样良性的氛围,这对自己,对整个大环境里的每一个人都会是最美好,也越来越美好的时代。
最近一直在面试,这就是我选择的寻求改变的方式,结果不是很让自己满意,不过也都还说得过去,感触还是蛮多的。我的感受是,偏传统行业里的企业,行业里江河日下的企业,往往最是傲慢,去这种企业面试,完全是浪费自己的时间。把完善自己职业生涯的希望都寄托于运气,幻想能遇到传统企业里的一个敢于创新,冲破传统思维和偏见束缚的机会,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而自己对结果的不满意也全部都来自这样的企业。当然,大部分的面试过程都还是很棒的,虽然结果可能不是自己想要的。最惊喜的是参加的高德的面试,虽然没有通过,收获却很大。整个面试过程只有一个问题,而面试官几乎要算是我遇到过的最 Nice 的面试官了(我想到了一个词:人格的魅力…),对我的职业生涯提了不少很中肯可行的建议。跟传说中的阿里文化完全不一样,当然,也只有这样认真负责的技术人才能成就如此伟大的企业。(PS:面试官貌似是台湾人,都是把软件叫做软体的。)现在自己最切实的感受就是:找工作一定要慎重!找工作一定要慎重!找工作一定要慎重!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哪怕会花上很长的时间,这都是值得的。
现在再去看《fuck-2014-flirt-2015》,惊喜的发现,自己当初定下的目标居然全都完成了。最奇妙的是自己居然真的领了结婚证了,相互扶持,相濡以沫的岁月,以前是,现在是,以后还会是。这真是一个要人每一分每一秒都想要去感恩的一年。下一年,会是怎样的一个让人期待的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