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去参加了蒋方舟小姐的签售会,紧接着晚上就是阎连科老师的签售会,虽然书店离我住的地方非常远,为了等到阎老师的签名以至于回来的非常晚,但是也值了。感觉方舟同学没我想象中的漂亮啊(要骂我请偷偷的),谈吐很优雅很有气质,真正的出口成章,每签一个名,双手把书递给读者的时候都要抬头看着读者,太太太太有礼貌了。不过字写的没阎老师好看,我觉得也没我的好看……
听阎老师讲写作的淘汰,讲“迎光”“借光”“穿透光”三种类型的写作,讲浪费掉的自己最好的写作时光,我听的热泪盈眶;尤其是“最好的写作时光”那段,令人非常的动容。阎老师也是一位非常有趣的人,很好玩儿。
正如方舟妹妹(比我小两个月)讲的那样,阎老师真的是一位非常非常伟大的作家,“神实主义”,真的是特点非常鲜明,《炸裂志》刚看了第一章,我就觉得这书实在是太好了,首先,我得承认这种写作手法,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讲,实在太难学了;不过,理解起来还是并不复杂,而且你会发自内心地觉得这浓浓的原始乡土野性,其实才是真正的阳春白雪。如果题主执意想学习这种风格的话,倒是可以挑战一下。
晚上有位同学向阎老师提了类似的问题,我想说阎老师的回答确实比现在最高票蒋小姐的回答要高好几个档次啊,不过有的人可能会觉得虚了点。阎老师的大意是这样的,不要把自己局限于读哪些书上,自己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读金庸一样能成为大家。写作技巧和方法论的提高其实还是浅层次的,写作的关键在于去领悟作者的情怀和意境。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今天下午方舟妹妹说,韩寒要拍电影了,所以就对他有点看法了(求不断章取义,求不借题发挥);但是阎老师却经常兴致勃勃地与人谈论《甄嬛传》和各位小主。所谓艺术,并无高下之分,文学是艺术,绘画是艺术,影视同样也是艺术。用心去体味艺术作品内在的美妙,取其对自己有用的就好,完全不必纠结于读哪些书。